一些白酒產品直觀看屬于傳統糧食釀造的白酒,而細看又是食用酒精勾兌而成的,消費者直呼“上當”。什么是食用酒精酒?它與糧食酒區別在哪里? 傳統工藝釀造白酒與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分類在相關國家標準中有明確的區分: 1)液態法白酒是食用酒精酒,以含淀粉、糖類物質為原料,采用液態糖化、發酵、蒸餾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醇串香或食品添加劑調味調香,勾調而成的白酒,其執行國家標準為GB/T20821-2007,人們習慣性地叫做“酒精酒”。 2)固態法白酒是以糧谷為原料,采用固態(或半固態)糖化、發酵、蒸餾,經陳釀、勾兌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具有本品固有風格特征的白酒。其香型有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米香型、鳳香型、兼香型、特香型、藥香型、豉香型、芝麻香型、馥郁香型和老白干香型等。這類白酒依其香型不同分別執行相應的國家標準。如在我國白酒產量中占比較大的以五糧液、洋河藍色經典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執行的標準是GB/T 10781.1-2006《濃香型白酒》,人們習慣地叫做“糧食酒”。 3)固液法白酒,即為固態法白酒(純谷物為原料)不少于30%、液態法白酒(食用酒精酒)勾調而成的白酒,其執行國家標準為GB/T20822-2007。 那么市場上消費者頻繁反映的這類白酒究竟又是何種面貌?根據消費者的反映的情況,記者進行了了解。 某品牌的老窖二曲酒,市價29元左右。其配料表含高粱、小麥、大米谷物成分與食用酒精,執行標準為GB/T20821液態法白酒,成分與標準混雜不一致。
某品牌的老窖二曲酒,品名瀘小二達人,市場售價約為29.8元。同樣,其執行標準與產品正面備注信息均表示該款酒為液態法白酒,但其成分含量表內卻仍有高粱、小麥、大米等糧食成分。 產品背面。
產品正面。 瀘州老窖二曲酒,市場售價12元左右。同樣是固液法白酒類的配料表與液態法白酒執行標準。
配料表。
產品正面。 從以上例證中,我們不難理解消費者存在的迷糊,既然是液態法白酒,也就是說是按照國家GB/T20821生產的液態法白酒……即人們俗稱的“酒精酒”,為什么還要標注“高粱,小麥、大米、玉米”,這一系列白酒到底是“酒精酒”還是“糧食酒”? 為了加強白酒產品的監管,國家食藥監總局食藥監食監一〔2013〕244號《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嚴格規范白酒標簽。企業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GB 10344-200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蒸餾酒及其配制酒》(GB 2757-2012)等標準規定,標注白酒標識。不準將液態法白酒、固液法白酒標注為固態法白酒。使用食用酒精勾調的白酒(液態法白酒,GB/T20821),其配料表必須標注食用酒精、水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不得標注原料為高粱、小麥等。以固態法白酒(不低于30%)、食用酒精等勾調而成的白酒(固液法白酒),其配料表必須標注使用的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等內容,不能僅標注為高粱、小麥等。不準虛假標注產品執行標準和配料表等強制標示內容,不準生產無標識、標識不全或標識信息不真實的白酒。 為什么白酒生產廠家要刻意對違規在液態法白酒---“酒精酒”的標識上違規標識“高粱、小麥、玉米、大米”等糧食,其中原委相關專家是這樣解釋的。 根據市場消費調查,大多消費者均表示,自己在購買時,還是偏向于信賴與喜歡用糧食和傳統工藝釀造成的白酒---固態法白酒。 固態法白酒與液態法白酒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1、生產成本差異。 液態法白酒的優勢在于“成本優勢”和“縮短儲存時間”上。一噸優質的酒精不過5000元~6000元,如果稀釋成40度左右的白酒,一噸酒精就成為2噸白酒,等于4000瓶,每瓶成本不過1.5元,加上勾兌費用、灌裝費用也不過1.8元左右,另外加包裝、瓶子也不過7元-8元:而釀造酒加上簡易的包裝一般成本在25元左右”。 2、酒的生產工藝、過程以及品質的差異 液態法白酒中的香味物質很少,其量比關系也很簡單,致使其的香氣、滋味、口感和風格,遠遠無法達到傳統純糧固態發酵產品的水平。雖然沒有對身體沒有很大的危害性,可是據一些經常飲酒的朋友說,酒精勾兌的酒喝完了頭很疼,而純糧發酵酒就沒有這樣的現象。加上這項工藝簡單、成本低,進入門檻很低,所以一些白酒企業擴大液態白酒產量,通過豪華包裝、夸大宣傳,誘導消費者誤以為是“糧食酒”,高價推向市場,牟取暴利。這種行為不僅加劇了白酒行業的不公平競爭,而且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是中華民族傳統食品產業的代表,為確保采用純粹的糧食為原料、用曲經固態糖化、固態發酵、固態蒸餾后貯存、勾兌生產出的中國傳統優質白酒的特定品質。 1). 對白酒原料質量提出了嚴格的要求,生產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主要原料要求符合國家農產品相關標準,必須是高梁、玉米、小麥、大米、糯米、大麥、蕎麥、青稞等糧食和豆類等(不包括薯類與果蔬類),顆粒均勻飽滿、新鮮、無蟲蛀、無霉變、干燥適宜、無泥沙、無異雜味、無其它雜物。符合 HACCP 要求的白酒原料優先采用。釀酒輔料應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骨力,適當的顆粒度;無污染、不含異雜物,干燥、不霉變,不含或少含其他物質及果膠質、多縮戊糖等成份。釀酒生產用水應符合生活用水標準要求。外觀無色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勾兌用水以軟水為好。 2). 在生產條件上,規定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生產必須具備良好的環境條件,生產企業必須具備齊全的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生產裝備及必要檢測手續,通常采用 ISO9000 質量保證體系,ISO14000 環境保證體系和 HACCP 食品安全保證體系及完善的產品質量檢測系統生產出純糧固態發酵白酒。使用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的產品必須要有足夠的生產能力(如窖池數量等)相匹配。 3). 在工藝過程、衛生安全方面,《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審定規則》對制曲、發酵、蒸餾、貯藏、勾兌、灌裝等全過程的工藝控制都有嚴格的規定,特別是對關鍵工藝點都有明確的推薦使用、允許使用、禁止使用等的規定。釀制曲酒用的糖化、發酵劑在制造過程中依靠自然界帶入的多種微生物或人工培育接種的菌種,在不同原料中進行富集、擴大培養。采用合理的生物技術提高酒醅的質量。蒸餾主要采用甑桶作容器進行緩慢蒸餾,貯酒容器最好是在放在陶壇中,更大的貯存容器可用不銹鋼等作材質。貯酒采用自然老熟,禁止用催化劑等化學方法催陳。勾兌時允許用不同輪次和不同等級的酒及各種調味酒進行勾調,絕不允許配加混合香酯和非白酒發酵的香味物質。 4). 白酒成品的感官質量和理化、衛生指標必須超過國標、行標及相關標準優級品的要求。白酒產品主要在市場上消費,為了全程控制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品質,避免白酒企業市場銷售的大量產品與行業專家審查現場時的產品可能出現差異的情況,要對白酒進行主要包括乙醛、乙酸乙酯、正丙醇、仲丁醇、乙縮醛、異丁醇、正丁醇、丁酸乙酯、異戊醇、乙酸、戊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等白酒風味組分的指紋對照,樣品及固態發酵蒸餾半成品酒之間具有高度相關性和一致性時,才能滿足《純糧固態發酵白酒審定細則》要求。 專家支招如何識別“酒精酒” 以非固態法白酒冒充固態法白酒的行為主要有: 1.在液態法白酒標簽上標注固態法白酒名稱、執行標準和配料; 2.用低于30%的固態法原酒和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劑勾調白酒(如固態法白酒不低于30%,屬固液法白酒),充當固態法白酒; 3.在液態法或固液法白酒的標簽上標注固態法白酒的配料,回避所添加的食用酒精和食品添加劑。 4.在液態法白酒的配料表上僅僅標注“GB/T 20821”這個液態法白酒國家標準的編號(普通老百姓根本無法記住次編號的具體含義),并刻意違法標注“高粱、小麥、玉米、大米”等糧食名稱,誤導消費者以為是固態法“糧食酒”。 5.一些固態法白酒的知名廠家,利用其傳統釀造工藝所代表的品牌商標,如“某某老窖”、“二曲”“某某老白干”或者刻意用某一糧食名稱,如“紅高粱”等生產液態法白酒---“酒精酒”,誤導消費者誤以為是固態法白酒---“糧食酒”。 上述行為表現在產品上的特征有: 1.產品標簽標注執行標準是GB/T 10781.1-2006《濃香型白酒》等固態法白酒標準,但標價僅在20元/500ml左右,其感官指標也達不到標準要求; 2.產品包裝豪華,標稱“純糧釀造”、“陳釀酒”,但價格偏低; 3.產品標簽標注執行標準為GB/T 20821-2007《液態法白酒》或GB/T 20822-2007《固液法白酒》,但其配料表僅標注“水、高梁、大麥、小麥、豌豆”等,沒有食用酒精、食用香精香料; 4.產品標簽標注執行標準為GB/T 20821-2007《液態法白酒》,其配料表也標注了“食用酒精”,但是有違規標注“水、高梁、大麥、小麥、高粱、玉米、豌豆”等; 5.僅取得白酒(液態)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卻大量生產了標注GB/T 10781.1-2006《濃香型白酒》等固態法白酒標準的白酒; 6.標稱固態法白酒的香氣不協調,酒精氣味明顯。 仔細甄別,避免上當 盡管普通消費者要對液態法白酒---“酒精酒”有相當難度,但一些快速甄別方法,對初步識別以假充真液態法白酒---“酒精酒”還是十分有效: 看標簽。如標注產品執行標準是GB/T 20821-2007《液態法白酒》、GB/T 20822-2007《固液法白酒》等標準,而配料表中卻沒有食用酒精或標稱“純糧酒”,則該產品有以假充真嫌疑。切記只看標注中的“水、高梁、大麥、小麥、高粱、玉米、豌豆”等違規標識; 切忌崇拜品牌,特別是以傳統工藝為代表的如“某某老窖”等知名大品牌,這一些固態法白酒的大品牌一樣也在生產液態法白酒,個別企業也在違規標注誤導和欺騙消費者。 2、問價格。就生產成本而言,目前如果某“固態法白酒”標價在一、二十元/瓶,其真偽就值得懷疑了; 3、聞氣味。如果白酒中兌入食用酒精比例較大,可以通過聞香氣察覺; 4、細觀察。將白酒酒精度降至20%vol左右,如渾濁現象不明顯,說明其中酯類物質含量低,可能為食用酒精勾調酒。 也可以用同一品牌、同一度數的固態白酒和疑是液態白酒同時搖晃,然后放置觀察你泡沫消失速度,泡沫很快就消失的一般是液態白酒; 5、做實驗。有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取同一企業生產的同酒精度的“純糧酒”和疑是“酒精酒”各10ml,分別加入lml的NaOH(6mol/L)溶液后在100℃水浴中加熱10分鐘,觀察其顏色變化,通常相同基酒勾兌的白酒,原酒含量越高,酒體顏色變得越深。 霧里看花識白酒,火眼金睛辨真偽。業內專家期望通過對液態法法白酒的辯識,引起有識之士作更深層次的關注和思考,糾建并舉,提升釀酒行業誠信度,切實維護消費者切身利,促進我國白酒行業健康發展。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酒評網
( 冀ICP備13016930號 )
GMT+8, 2025-9-29 00:24 , Processed in 0.0371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pyright(C) 2008-2013 酒評網 JiuPing.Cn
© 2001-2013 Comsenz Inc.